板橋民權陸橋-橋誌
一、陸橋本體簡介:
(一)本陸橋座落於板橋區民權路與公館路口。
(二)本陸橋於民國71年竣工,橋長59公尺,橋梁淨寬1.65~2.05公尺,橋體為鋼筋混凝土材質,為一L型陸橋。
(三)本座陸橋主橋段坐落於板橋區民權路,故命名為「民權」陸橋。,故命名「小東門」陸橋。
二、本陸橋貢獻:
(一)早期因縣道106車流量大,為提供居民可安全前往板橋第二運動場而建置。
(二)陸橋的回憶:如果有小朋友或家長帶小朋友會比較方便。
(三)陸橋的怪異現象:怎麼有人住家的大門是在陸橋上,出入還真方便。
三、本陸橋之留影:
四、確定拆除歷程:
(一)本陸橋使用至今已超過38年,目前陸橋使用率低且每年需編列預算維護橋體。
(二)本陸橋樓梯座落於人行道上(如圖七所示),佔據部分人行道空間,影響通行。
(三)3樓住戶大門連接本陸橋之怪異現象。
(四)本處於108年12月19日起陸續辦理會勘討論存廢事宜,並訂於109年3月10日至109年4月9日辦理試辦封閉(如圖8至圖10所示),於封閉期間均無接獲民眾陳情,故即辦理拆除前置作業。
五、拆除情形:
(一)拆除作業由新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主辦,由福呈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拆除作業;另委由和建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辦理技術服務。
(二)廠商於109年9月11日開始進行橋體切割作業。於109年9月12日夜間封閉民權路與公館街路口(文化路一段至中正路範圍)拆除主橋。於109年9月27日拆除復舊完成,本陸橋正式走入歷史。
本陸橋拆除前之照片
本陸橋拆除中之照片
(一)本陸橋座落於板橋區民權路與公館路口。
(二)本陸橋於民國71年竣工,橋長59公尺,橋梁淨寬1.65~2.05公尺,橋體為鋼筋混凝土材質,為一L型陸橋。
(三)本座陸橋主橋段坐落於板橋區民權路,故命名為「民權」陸橋。,故命名「小東門」陸橋。
二、本陸橋貢獻:
(一)早期因縣道106車流量大,為提供居民可安全前往板橋第二運動場而建置。
(二)陸橋的回憶:如果有小朋友或家長帶小朋友會比較方便。
(三)陸橋的怪異現象:怎麼有人住家的大門是在陸橋上,出入還真方便。
三、本陸橋之留影:
(圖一)板信公園側 | (圖二) 民權路方向-1 |
![]() |
![]() |
(圖三)民權路方向-2 |
(圖四)公館街方向 |
![]() |
![]() |
四、確定拆除歷程:
(一)本陸橋使用至今已超過38年,目前陸橋使用率低且每年需編列預算維護橋體。
(二)本陸橋樓梯座落於人行道上(如圖七所示),佔據部分人行道空間,影響通行。
(圖五)陸橋樓梯佔據人行道情形 |
![]() |
(三)3樓住戶大門連接本陸橋之怪異現象。
(圖六)陸橋樓梯連結住戶大門 |
![]() |
(四)本處於108年12月19日起陸續辦理會勘討論存廢事宜,並訂於109年3月10日至109年4月9日辦理試辦封閉(如圖8至圖10所示),於封閉期間均無接獲民眾陳情,故即辦理拆除前置作業。
(圖七)陸橋辦理試封閉情形 |
![]() |
五、拆除情形:
(一)拆除作業由新北市政府養護工程處主辦,由福呈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承攬拆除作業;另委由和建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辦理技術服務。
(二)廠商於109年9月11日開始進行橋體切割作業。於109年9月12日夜間封閉民權路與公館街路口(文化路一段至中正路範圍)拆除主橋。於109年9月27日拆除復舊完成,本陸橋正式走入歷史。
本陸橋拆除前之照片
(圖八)陸橋拆除前示意 |
![]() |
本陸橋拆除中之照片
(圖九)陸橋拆除中01 |
(圖十) 陸橋拆除中02 |
![]() |
![]() |
本陸橋拆除後之照片
(圖十一)陸橋拆除後-1 |
![]() |
(圖十二)陸橋拆除後-2 |
![]() |
拆除中(縮時錄影)
六、相關媒體露出:
(一)扯!牆壁設道「門」 公共陸橋成私人便橋(三立新聞台)
(二)「無縫接軌」人行陸橋 民宅3樓外牆打洞私設大門
(三)封路預告 #民權陸橋 拆除工程
(四)新北板橋民權陸橋將拆 民權路、公館街夜間封路
(五)板橋民權陸橋周五開拆 民權路、公館街夜封(自立晚報)
(六)板橋 #民權陸橋 卸下重擔
(七)陪伴板橋人38年民權陸橋拆了!人行環境變更寬敞
(八)提早一週 板橋民權陸橋拆完
瀏覽人次:1739 人
更新日期:2024-08-27